曾國藩名人座右銘句子60句
患在略識世態(tài)而又懷一肚皮不合適宜。既不能硬,又不能軟,所以到處寡合?!鴩对鴩废挛氖切【幷淼囊恍┰鴩俗毅懢渥?,僅供參考,大家一起來看看吧。
1、以能立能達為體,以不怨不尤為用。
2、富貴氣太重,亦非佳象耳。
3、禮義廉恥,可以律己,不可以繩人……為子孫做富貴計者,十敗其九。為人做善方便者,其后受惠……為善最樂,是不求人知。為惡最苦,是惟恐人知。
4、事到手且莫急,便要緩緩想。想得時切莫緩,便要急急行。處天下事,只消得安詳二字,兵貴神速,也須從此二字做出。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,從容詳審,養(yǎng)奮發(fā)于定之中耳。
5、凡事皆貴專心,有所專宗,而博觀他途,以擴其識,亦無不可。無所專宗,而見異思遷,此眩彼奪,則大不可。
6、這顆心狹猛急躁又清高狷介,絕對不是承載厚福的表現(xiàn),應(yīng)當努力轉(zhuǎn)到寬大溫暖暢和方向去。
7、敬字惟有無論眾與寡,無論小與大,切不敢怠慢三句話最為切當。
8、若非道義可得者,則不可輕易受金?!对鴩獣拧?。
9、不思,故有感;不求,故無得;不問,故不知?!对鴩獣拧?。
10、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,總是無益。必須躬自入局,挺膺負責,乃有成事之可冀?!对鴩獣拧?。
11、英才乃制勝之本。——《曾國藩書信》。
12、凡行軍最忌有赫赫之名,為天下所指目,為賊匪所必爭。莫若從賊所不經(jīng)意之處下手,既得之后,賊乃知其為要隘,起而爭之,則我占先著矣?!对鴩獣拧贰?/p>
13、用兵人人料必勝者,中即伏敗機;人人料必挫者,中即伏生機?!对鴩獣拧?。
14、宜多用活兵,少用呆兵;多用輕兵,少用重兵。進退開合,變化不測,活兵也;屯宿一處,師老人頑,呆兵也?!对鴩獣拧贰?/p>
15、由儉人奢,易于下水;由奢反儉,難于登天。——《曾國藩家書》
16、為善者常受福,為利者常受禍,心安為福,心勞為禍?!对鴩視?/p>
17、禍福由天主之,善惡由入主之。由天主者無可如何,只得聽之。由入主之,盡得一分算一分,撐得一日算一日?!对鴩視?/p>
18、勤儉自持,習勞習苦,可以處樂,可以處約,此君子也?!对鴩視?/p>
19、有福不可享盡,有勢不可使盡。福不多享,故總以儉字為主,少用仆俾埠,少花銀錢,自然惜福矣。勢不多使,則少管閑事,少斷是非,無感者亦無怕者,自然悠久矣?!对鴩視?/p>
20、風盛衰在氣象。氣象盛,則雖饑亦樂,氣象衰,則雖飽亦憂?!对鴩視?/p>
21、君子之立志也,有民胞物與之量,有內(nèi)圣外王之業(yè)?!对鴩視?。
22、諺日:"好漢打脫牙和血吞。"此語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?!对鴩視?。
23、挺身入局,敢于擔當,才有成事希望?!对鴩沼洝贰?/p>
24、求業(yè)之精,別無他法,日專而已矣。諺日"藝多不養(yǎng)身",謂不專也。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,不專之咎也?!对鴩視?。
25、以誠換誠,無人不誠?!对鴩獣拧?。
26、米已成飯,木已成舟,只好聽之而已?!鴩?/p>
27、聞人善則疑之,聞人惡則信之,此滿腔殺機也。——曾國藩
28、既愛其才,宜略其小節(jié)?!鴩?/p>
29、家勤則興,人勤則健?!鴩?/p>
30、霹靂手段,方先菩薩心腸?!鴩?/p>
31、討人嫌,離不得個驕字?!鴩?/p>
32、功名官爵,貨財聲色,皆謂之欲,俱可以殺身。 ——曾國藩
33、須先立堅卓之志。 ——曾國藩
34、人之氣質(zhì),由于天生,本難改變,惟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(zhì)。
35、責過太直,使人慚恨,在我便是一過?!鴩?/p>
36、知天之長而吾所歷者短,則遇憂患橫逆之來,當少忍以待其定;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,則遇榮利爭奪之境,當退讓以守其雌;知書籍之多而吾所見者寡,則不敢以一得自喜,而當思擇善而約守之;知事變之多而吾所辦者少,則不敢以功名自矜,而當思舉賢而共圖之。夫如是,則自私自滿之見可漸漸蠲除矣。
37、忿怒二字,圣賢亦有之,特能少忍須臾,便不傷生。
38、君子與小人斗,小人必勝。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。固不可懼禍而誤入小人之黨,亦不可恃為君子而有與小人角勝之心。
39、見面前之千里,不若見背后之一寸。故達觀非難,而反觀為難。見見非難,而見不見為難。此舉世之所迷,而智者之所獨覺也。
40、百戰(zhàn)山河,剩此樓頭煙樹;九天珠玉,吹成水面文章。
41、馮唐易老,雍齒且侯,三字故將軍,四馬短衣春射虎;左抱宜人,右弄孺子,孤山林處士,蘆簾紙閣夜談龍。
42、期服去官,有猶子能行古禮;儒仕為俠,如先生豈是今人。
43、行事不可任心,說話不可任口?!鴩?/p>
44、百端拂逆之時,只有逆來順受之法?!鴩对鴩視?/p>
45、學貴有常,又貴日新。日新若異于有常,然有常日新之本也。
46、為善最樂,是不求人知。為惡最苦,是惟恐人知。 ——曾國藩
47、天下事當于大處著眼,小處下手 ——曾國藩 《致吳竹書》
48、居有惡鄰,坐有損友,借以檢點自慎,亦是進德之資。 ——曾國藩
49、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,若一慌忙,便恐有錯。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。故從容安詳,為處事第一法。
50、凡成大事,以識為主,以才為輔,人謀居半,天意居半。
51、一飯尚銘恩,況曾保抱提攜,只少懷胎十月,千金難報德,即論人情物理,也當泣血三年!——曾國藩《曾國藩家書》
52、正是由于在風譎云詭的時代,各種身份的集合體,曾國藩才備受關(guān)注和爭議。然而,讓后世更推崇和循環(huán)評價的卻是:曾國藩家書。
53、做天下好事,既度德量力,又審勢擇人。"專欲難成,眾怒難犯",此八字者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,雖以至公無私之心,行正大光明之事,亦須調(diào)劑人情,發(fā)明事理,俾大家信從,然后動有成,事可久。盤庚遷殷,武伐紂,三令五申,猶恐弗從。蓋恒情多隱于遠識,小人不便于己私,群起而壞之,雖有良法,胡成胡久?!鴩?/p>
54、既不俗為小人,即不勉為君子。欲又不能,志不立故也?!鴩?/p>
55、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,而不與人以易窺,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,而未嘗輕于一發(fā)。君子欲有所樹立,必自不妄求人知始。古人患難憂虞之際,正是德業(yè)長進之時,其功在于胸懷坦夷,其效在于身體康健。圣賢之所以為圣賢,佛家之所以成佛,所經(jīng)皆在大難摩難之日,將此心放得實,養(yǎng)得靈,有活潑之胸襟,有坦蕩之意境,則身體雖有外感,必不至于內(nèi)傷。
56、忠信耿介,立品之本,非釣名之具也。
57、人該省事,不應(yīng)怕事。人該脫俗,不行矯俗。不應(yīng)順時,不行趨時。
58、省事是清心之法,念書是省事之法。
59、居有惡鄰,坐有損友,借以檢核自慎,亦是進德之資。
60、務(wù)須咬牙厲志,蓄其氣而長其志,切不行恭然自餒也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