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端午節(jié)作文集合13篇
在學習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,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。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(guī)范嗎?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(jié)作文,供大家參考借鑒,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你認為今天介紹什么節(jié)日?六一節(jié)是什么?教師節(jié)是教師節(jié)嗎?國慶節(jié)是國慶節(jié)嗎?并非如此。端午節(jié)。
端午節(jié)去鄉(xiāng)下的話,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龍船花、石榴花、菖蒲、葉子、大蒜頭等5種植物。鄉(xiāng)下人說,菖蒲掛在門前,可以辟邪。艾葉如小旗,可招屈原之魂。沒錯。我忘了告訴你。這就是五端。
端午節(jié)吃粽子,劃龍舟也有起源。古代,愛國詩人屈原國滅亡(楚國),5月初5日,抱著光滑的大圓石投入汨羅江,汨羅江附近的漁民知道后,劃船打撈屈原的肉體,但一直追著洞庭湖,沒有打撈,把飯團扔進湖里,魚、蝦、螃蟹、龜?shù)人宥宋绻?jié)到時候,大多數(shù)地區(qū)的人都會劃龍舟紀念屈原!
端午節(jié)當然不能吃。五黃這是一大特色,包括黃魚、黃瓜、鴨蛋蛋黃、大豆瓣的粽子、雄黃酒。沒錯。南方端午節(jié)用雄黃酒在孩子的頭上畫王字。
啊,說了很多話,還沒有告訴兒歌。五月五日,端陽,插葉,撒糖。龍舟下水很高興。端午節(jié)也稱為中午節(jié)、重五節(jié)、五月節(jié)、浴蘭節(jié)、女兒節(jié)、天中節(jié)、詩人節(jié)……有很多習俗呢沒有時間了,啊,再見!
早上,我迷迷糊糊的被一陣清香叫醒,醒來后卻發(fā)現(xiàn)今天和往常不太一樣,家里熱熱鬧鬧的充滿了喜慶。在充滿喜慶的廚房里還加有一股淡淡的清香,怎么回事?我就隨著誘人的香味來到了廚房。我看到了糯滑可口的粽子。哦,我明白了今天是端午節(jié),所以家里的人都在大廳里!我一想到粽子,就口水直流。我拿了一個慢慢的品味。粽子的味道美極了。箬葉散發(fā)著清香,咬一口粽子,甜而不膩。
五月初五,是我們中國年歷的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-的端午節(jié)。每一年的今天,許多人都會包粽子吃,它是紀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。不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。傳說端午節(jié)是為了紀念屈屈原,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殉國。
好了,現(xiàn)在講那么多再看看粽子吧粽子的粽葉,這么長,還發(fā)出淡淡的清香令粽子更加美味一看江米,和平常的米大有不同,這可真是色味俱全呀!
農歷五月初五,是家鄉(xiāng)最有特色的日子————端午節(jié)。雖然端午節(jié)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(jié)日,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,都有過端午節(jié)的習俗。但我感覺,南方的端午節(jié)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,氣氛更濃郁,更能表現(xiàn)端午節(jié)特色。
端午節(jié)有許多習俗,如包粽子,賽龍舟……這天正好是端午節(jié),我要包粽子啦!
包粽子看起來簡單,其實特別難,一開始我先準備好了所需的材料,然后試著做了一次,你猜怎么著?我竟然做成了一個長著“牛角”的"怪物"。奶奶對我說:″你包的是什么?還是讓我來教教你吧。”說完奶奶便有模有樣的做了起來,并讓我照著她的樣子做。首先,我先用洗好的糯米撈出來,再用幾片葦葉折成一個三角形。然后放入香噴噴的糯米壓一壓使它飽滿。不容易擴散。如一些糯米后,再放入一片美味的五花肉和入口即化的咸蛋黃。啊,是不是想想都流口水了呢?最后我們把葦葉折一折,然后用繩子綁好我們的一個粽子就大功告成了。遠遠望去,那粽子就像一個小胖子,穿上了一件薄薄的衣服。
個香噴噴的粽子,不僅外表美觀也很好吃喲!粽子剛煮好,我就拿了一個吃吃看沒想到。粽子如此的好吃,每一粒粽子中都有小小的咸蛋黃渣。中間包著一塊半肥半瘦的五花肉,真是極品中的極品呢,而且自己包的粽子越吃越有成就感喲!
怎么樣,聽了我的介紹,你是不是也流口水了呢?快快動手一起來做粽子吧!
昨天,我和媽媽到香樟公園玩,我不小心摔到了泥坑里,媽媽把我扶起來,對我說:“我?guī)湍阆匆幌窗?!”于是媽媽領著我來到池塘邊,對我說:“蹲下來?!眿寢寧臀蚁戳饲懊嬗窒春竺?。洗了之后對我說:“小短褲臟了,濕了,就脫掉吧!”于是,我脫了小短褲。媽媽又說:“反正爸爸還沒來,我們先玩?zhèn)€游戲吧?!蔽腋吲d地答應了,媽媽說:“我們來玩包粽子的游戲吧,好嗎?”于是媽媽找來兩片水葫蘆的葉子,然后說:“這樣包?!蔽覍W會了,媽媽說:“我們去拔點兒草當糯米和餡吧?!眿寢尠蝸砹瞬?,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,咦,線呢?用什么綁粽子呢?媽媽眼珠子嗗碌一轉,說:“有了,我們用長長的茅草來當包粽子的繩子吧。”我高興地說:“好啊,好啊,媽媽真厲害!”我看見長長的茅草就說:“媽媽拔茅草吧?!眿寢屓グ蝸砻┎荩驼f:“我們一起綁粽子吧?!庇谑牵液蛬寢屢黄鸢兆?,媽媽把餡放到粽子里,然后我就小心地把它綁起來,一個粽子就完成啦!兩個粽子完成啦!
我覺得包粽子實在是太好玩了。
端午節(jié)是農歷的五月初五,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“五”通“午”,端午節(jié)又名“端五”,另外又稱“端節(jié)”,“午日”、重五。
端午節(jié)是為了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。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,屈原投汩羅江自盡,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,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。
可是河水很急,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,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,外系五彩繩,雞蛋等食物,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,就不會傷害屈原了。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(jié)這天要劃龍舟、包粽子的習俗了。
以前的端午節(jié)我沒什么印象,可是今年的端午節(jié),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,一個個清翠清翠的。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、四角形的、有肉粽子、也有八寶粽、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。看上去真不錯。聞著粽子的香味,我饞得直流口水,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,剝開粽葉,哇!里面包了肉,香菇、小蝦米等佐料,味道一定好極了。
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,接著又拿來一個,媽媽告訴我說,粽子雖然好吃,但不能吃太多,吃多了消化不好,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,可是味道太好,我覺得吃不夠……
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,沉浸在節(jié)日的氣氛中。感覺好溫馨!
一說起端午節(jié),小朋友們就會唱起有關于端午節(jié)的兒歌:“五月五,是端午,插艾葉,戴香囊。吃粽子,撒白糖,龍舟下水喜洋洋?!?/p>
端午節(jié)又稱“重五”,許多習俗也與“五”這個數(shù)字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用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、手腕或是足踝上,稱為“長命線”。各家要插“五端”: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、龍船花。
每年吃粽子的時候,我總會想起一個傳說。傳說在東漢時上虞有個14歲的女孩兒叫曹娥,與父親在瓜園勞作,她的父親因洗瓜不慎跌入江中,多日不見尸首。曹娥便不分晝夜沿江哭尋,一連17天,都沒有找到父親的尸體。最后她跳進江中,經過五日,江上浮起擁抱著父親尸體的曹娥,她終于以生命找到了父親。后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行,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五日向江中投放粽子,曹娥殉父的那條江也被重新命名為曹娥江。
南方過端午節(jié)要吃“五黃”:黃魚、黃瓜、咸蛋黃、黃豆瓣包的`粽子、雄黃酒。無論南方北方,這一天都要用雄黃酒灑在兒童的額頭畫上個“王”字,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。
學者聞一多認為,端午節(jié)是龍節(jié),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(shù)民族紀念龍神的節(jié)日。
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—端午節(jié)。節(jié)日前一天,老師通知我們第二天班里要舉行撞蛋比賽,大家聽了都非常興奮。
第二天,我掛上奶奶給我準備的五色蛋袋子,帶了兩個雞蛋,一個鴨蛋來到學校。教室里熱鬧極了,同學們帶了各種各樣的蛋,有青色的咸鴨蛋,胖胖的鵝蛋,甚至還有巨大的鴕鳥蛋呢!我看了一眼自己渺小的雞蛋,有點擔憂了。我們先開始小組比賽,勝出的人代表本組跟別的組再進行角逐。
我原本還有一點信心的,奶奶說,要把雞蛋都包進手里,漏出一點點頭,這樣既讓蛋更有力氣,又能保護自己的蛋不輕易被別人擊破。我盡量照著做了,可是只聽到“砰”的一聲,我的蛋一下子就被撞破了。哎,好失望。接著,我的另一個雞蛋和鴨蛋也敗下陣來。既然被淘汰了,我就干脆化傷心為食欲,吃起了咸鴨蛋,好美味啊,哈哈。
每個小組都選出代表后,開始了最終的決賽。我的同桌也閃亮登場了。老師規(guī)定,雞蛋和雞蛋撞,鴨蛋和鴨蛋撞??偣舶藗€人開始比賽。我的目光就一直盯著我的同桌。只見他雙手握住蛋的肚子,雙腳前后站立,擺好架勢,然后開始迎接一輪輪挑戰(zhàn)。哇,他真的很有經驗,對手來一個,撞一個破,像一個機器人似的,重復著相同的動作。同學們奮力地分別為自己組加油助威。最后不出我所料,我的同桌全贏,成為今年的蛋王!
大家都玩得很開心,撞蛋比賽在大家的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。
今天是端午節(jié),以前學校都是包粽子,但考慮到一二年級的低齡小朋友,所以這次學校降低了難度改成“做香包”。
晚自習的時候,袁老師給我們介紹了香料,還分別給我們每人發(fā)了一個香包,我領了一個繡著龍、鳳、花的粉色香包,我們領好了香包以后,袁老師便帶著我們上了德林山上去裝香包。
到了德林山上,袁老師安排我們找?guī)讉€伙伴,分組進行裝香包。終于輪到我們組了,我身邊的幾個同伴如狼似虎般地跑了上去,七手八腳地抓起香料就往香包里塞。而我想:我一定要做一個淑女的代表,動作一定要優(yōu)美,我用蘭花指撿了一點香料,放入箱袋里。過了好一會兒,我才把香袋裝滿,仔細一看才發(fā)現(xiàn)的,有茉莉花、合歡花、艾草……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結打好,最后把裝香料的袋子放進香包里,這樣香包就完成了。
回到教室,袁老師又給我們涂雄黃,我們都在袁老師面前排隊。到我的時候,袁老師先用棉簽在我的額頭上寫一個“王”字,再在我的耳朵后面也涂了一點雄黃,我雖然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,但只要曉得是辟邪的就好了。不過,似乎男生們有點不懂這一系列的寓意,反而當成兒戲,有的要寫個“帥”字,有的要寫個“美”字,甚至還有人要寫個“渣”字。唉!我看我們班的男生真是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……
“端午自誰言?萬古傳聞為屈原?!边@一次的端午節(jié)活動,我覺得既雅致還很有趣呢!
端午節(jié)在每一年的農歷五月初五,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。去年,我一大早就和我媽媽一起去荔灣湖看劃龍舟比賽,那里人好多??!我們擠著去看??墒墙衲暧捎谝咔?,我們就不能去看劃龍舟比賽了。
今年的端午節(jié),我一大早就和我奶奶一起去買菜。菜市場里人山人海,有的人買蔬菜,有點人買水果,還有的人買肉。我的奶奶買了一些粽葉,又買了一些牛肉。雖然牛肉很貴,但我還是很想吃,所以我奶奶給我買了牛肉。
我們一回到家就開始包粽子。我們先用兩片粽葉包成一個漏斗形,然后放米進去,再用繩子捆好,一個粽子就包完啦!再放到水里煮就可以了。我們等了一小會兒,粽子好了,我們開吃了!
到了晚上,我吃到了我最喜歡的牛肉燒土豆,太好吃了!吃過晚飯,媽媽又給我一些星巴克的冰粽子,星巴克的冰粽子和我們的粽子截然不同,而且有很多種口味,我覺得冰粽子更好吃。
端午節(jié)就是一家安安康康、團團圓圓的日子。雖然這個端午節(jié)我哪里也沒去,但我還是很開心。
端午節(jié)到了,媽媽照例買回來幾個粽子,笑著說:“我們要吃粽子了?!?/p>
媽媽去煮粽子了,又問我:“知道端午節(jié)吃粽子的由來嗎?”我脫口而出:“我當然知道了!端午節(jié)吃粽子是因為屈原被他的楚國皇帝趕到了秦國,他在秦國聽說了楚國滅亡的消息,便悲痛欲絕,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汨羅江,自殺了。楚國的百姓知道后,怕魚兒咬他,便包了粽子丟入江中。從此,百姓們就養(yǎng)成了吃粽子的習俗?!眿寢屄犃宋业闹v述,連連點贊,“不錯!不錯!”。
媽媽端出煮好的粽子,我的手剛碰到粽葉,就趕緊縮了回來,只覺得手火辣辣的疼。媽媽笑話我:“粽子剛出鍋時,是很燙的,不能隨便碰?!闭f著,媽媽抓住包粽子的線頭,一拉,線掉了下來,再抓住粽葉一角,一抖,粽子就在碗里翻起了跟斗,粽子出來了!我開始拆第二個,這回,我吸取了教訓,學媽媽的樣子,一個白胖胖的粽子到了我的碗里。我開始風卷殘云般吃起了粽子,邊吃邊問媽媽,“粽子怎么做出來的?”媽媽跟我講,包粽子,先要找好材料,糯米,紅棗,粽葉,細繩,用粽葉包好糯米紅棗,細繩扎好,粽子就完成了。媽媽說得那么簡單,我才不信呢!包粽子是一種技術,肯定也要多多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的。
粽子真好吃??!我們中國人有這樣一個傳統(tǒng)美食,哪能不自豪!
五月五日,是端陽。插上葉子,帶上香囊。吃粽子,撒糖。龍船下水很高興。每當我唱起這首兒歌,我都想起了一個愉快有趣的端午節(jié)。
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(jié),是中國民間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又稱端陽節(jié)、重五節(jié)。端午節(jié)在漢、壯、布依、侗、土家等民族地區(qū)流行。
端午又稱重五,很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(shù)字掛鉤。用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五色線系在孩子的脖子、胳膊或腳踝上,被稱為長命線的各家插入五端: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、蒜頭、龍船花。
賽龍舟,吃粽子是端午節(jié)的主要活動。龍舟競渡是為了拯救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。將粽子投入河中,就是讓魚蛟蝦蟹吃飽,不再吃屈原遺體。
南方節(jié)日吃五黃:黃瓜、黃魚、咸鴨蛋黃、大豆瓣包粽子、雄黃酒。不管是南方北方,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王字,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。
每到端午節(jié),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干凈,在廚房里撒上雄黃水,用來殺滅毒蟲,防止毒蟲的發(fā)生。
端午節(jié)有這么多習俗,很有趣,希望端午節(jié)快點來!
端午節(jié)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,關于它的由來,有多種說法。
第一種是現(xiàn)在民間最流行的說法,借節(jié)日這天要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。傳說屈原為了保持高潔的品格,不與腐敗的朝廷同流合污,在五月初五這天毅然跳進了汨羅江中。人們劃著龍舟去撈救,還向江中撒米團等給魚蛟蝦蟹吃,好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。以后,這一習俗便流傳了下來。
第二種說法認為端午節(jié)是龍的節(jié)日。這是近代學者聞一多在《端午考》中提出來的。他認為,在四五千年以前,南方少數(shù)民族在這一天舉行這樣那樣的活動是為了紀念龍神。
第三種說法是:春秋時楚國人伍子胥投奔吳國,幫助吳王建立了霸業(yè)。后來夫差打敗了越國,伍子胥因為勸吳王不要讓越王勾踐歸國,反遭陷害,被迫自刎。死后尸體被扔入江中。傳說,從此伍子胥變成了“波濤之神”。江浙一帶的人們?yōu)榈磕钗樽玉悖阍谖逶鲁跷暹@一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。
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,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。單單一個端午節(jié)就有這么多由來,多么有意思啊!
端午節(jié)是為紀念屈原的節(jié)日,在那天,我們可以包粽子、吃粽子。
端午節(jié)到了,我的爺爺和奶奶就會包又香又甜的粽子。只見他們先取一片寬大的粽葉,卷成一個圓錐狀,然后在圓錐的筒中裝入一些糯米,放入紅棗,再放入一些糯米,然后上部的粽葉向下折,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;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粽葉都折好,最后,用線繩將粽子綁扎結實即可。放入鍋里煮熟,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。南方人還會在粽子里包上瘦肉。
以前,在端午節(jié)這天,人們會在門上掛上艾草,在小孩的額頭上涂上雄黃,以此趕走蚊子,還會佩戴香囊。
端午節(jié)與中秋節(jié)、春節(jié)、清明節(jié)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傳說,屈原是為皇帝干活的人,皇帝非常喜歡屈原,皇帝身邊的大臣們卻非常嫉妒屈原,就經常在皇帝面前說屈原的壞話,皇帝也就開始疏遠屈原,最后屈原所在的朝代滅了,屈原覺得沒有了國,他活著也沒有意思,就跳江自殺了。江里有吃肉的魚蝦,人們?yōu)榱瞬蛔屇切~蝦吃掉屈原的尸體,就往江里扔粽子。
我要向屈原學習,長大以后也要向屈原一樣愛國。
文檔為doc格式